早安甘孜!新闻来了[20241018]

发布时间: 2024-12-16 22:30:07 来源: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下载

  18日白天,九龙、泸定、康定、雅江、理塘境内多云有阵雨,州内其余大部地区以多云间晴天气为主。

  ◆“悦动甘孜”每日为您呈现精彩视听。(打开视频号,关注“康巴传媒”,获取更精彩视频。)

  ▷念念不忘是家乡~十月的格聂神山封神了!#格聂神山 #格聂之眼 #丁真 #川西

  ▷ 10月14日至1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在凉山州甘孜州调研时强调,扎实抓好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以改革为动力开创四川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10月14日至1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在甘孜州调研时强调,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民族地区高水平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10月11日至13日,冯发贵前往巴塘、得荣、乡城县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立足资源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0月15日至16日,杭州市代表团来州考察,并在康定召开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甘孜州人民政府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汪玉琼主持会议并讲话。

  ▷连日来 , 国道318线提质改造工程四川甘孜雅江至剪子弯段,格西沟、麻格构两座隧道快速推进中,目前正在进行隧道掘进、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和临边陡崖边坡防护等工程。预计在明年初左右有望实现主洞贯通。

  ▷今年以来,我州发放失业金、稳岗返还资金、创业担保贷款等资金5203万元,惠及3.15万余人次。

  ▷ 今年,我州已完成土地供应153宗、751.49公顷,土地价款收入2.297亿元。土地出让价款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382.83%。

  ▷ 今年,稻城县对符合升规条件的30余家县内小微公司进行全覆盖实地走访,形成2024年升规入统梯次培育库,其中在库企业24户、拟培育企业18户。

  ▷10月9日至16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托底性帮扶色达县工作专班前往色达县开展“金秋助学”系列活动。

  ▷近日,稻城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组织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到各乡镇为半专业、义务扑火队开展送教培训和联合训演活动。

  ▷10月16日,“银辉耀雪域·唱响中国梦”甘孜州离退休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艺演出暨“岁月映初心·薪火永相传”甘孜州州级机关2024年干部集中荣誉退休仪式在成都举行。

  ▷ 今年,我州全面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通过田野复查和新发现调查,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4247处,复查点位791处,新发现文物276处。

  ▷ 2024年,我州获批“四川省优秀非遗工坊”2家、“非遗四川 百城百艺”品牌1个,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 名、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13人。

  ▷ 16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四川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政策解读,回答了考生关心的26个问题,具体如下∶

  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含艺术体育类专业统考)报名时间安排在2024年10月24日至11月6日,每日9:00—22:00。

  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组织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含艺术体育类专业统考)报名。所有拟报名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考报名系统(网址:),填报与确认高考报名信息、采集照片、缴纳报名考试费。

  2025年普通高考报名按照教育部2024年相关规定执行。若教育部2025年对报名条件有调整,则对调整所涉及的相关考生重新进行资格审核。报名条件如下:

  ①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③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考)的应届毕业生;

  ⑤因触犯刑法受到刑事处罚、尚在处罚期内的。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包括普通高考统考生,对口招生考试考生,一类模式高考考生,保送生,少年班考生,特殊教育单考生,体育单招考生,高水平运动队考生以及拟报考高职单招的考生等)原则上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招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其中,在校生确需在学籍地报名的,由考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学籍所在中学同意,县(市、区)招批准后方可报名。

  涉藏州县、大小凉山彝区“9+3”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在就读地县(市、区)招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往届毕业生原则上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招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拟享受地域性加分照顾和拟报考与户籍相关联的各类计划的考生均应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报名。其中,志远班、宏志班、青航班、富民安康班等考生在就读地县(市、区)报名;没有高级中等教育学校等特殊情况的县(市、区),经所属市(州)招考委批准,可在本市(州)相关实施范围内跨县报名。

  凡父母在我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含租赁),在父母就业和居住地具有高中阶段学籍和三年完整学习经历且符合普通高考其他报名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就读地县(市、区)招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普通高考。申请参加普通高考的随迁子女,应在2024年10月22日前,向就读中学所在的县级招申请,提供房产证或县级公安机关出具的父母暂(居)住证明和相关的单位出具的父母合法稳定职业证明,提供县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出示的在当地就读年限和取得学籍的证明。经审核,符合条件者准予报名。

  在我省定居并具备报名资格的外国侨民,持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在定居所在的县(市、区)招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不符合在外省参加高考及录取条件的四川籍人员,具备报名资格的,可回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招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2025年我省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不再分文理科。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可参考《招生考试报▪新高考选科指南合订本》,结合拟报考普通高校及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填报选考科目。

  艺术体育类考生还需要完成艺术体育类专业统考报名,未完成报名的,视为普通类考生,不能参加艺术体育类专业统考。具体专业考试报名办法见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报名考试办法〉的通知》(川招考委〔2024〕43 号)。

  拟参加2025年高职单招的普高类和中职类考生均需参加普通高考报名和后续的高职单招报名(报名时间另行通知)。其中,中职类文化艺术类考生还需按照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体育专业报名考试办法〉的通知》(川招考委〔2024〕43号)有关法律法规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艺术类专业统考。

  拟参加2025年对口招生考试的17个专业类别的考生均须参加普通高考报名。其中,文化艺术类考生需按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体育专业报名考试办法〉的通知》(川招考委〔2024〕43号)有关法律法规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艺术类专业统考。农林牧渔类、土木水利类、财经商贸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智能制造类、旅游类、餐饮类、纺织服装类、材料化工与资源环境类和汽车类11个专业类别的考生还需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对口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具体考试时间及办法另行通知。

  拟参加高考报名的人员,应首先通过报名系统注册账号,注册完成后凭账号登录报名系统,依次进行信息填报、照片采集、信息核对、签名确认、网上缴费等流程,完成高考报名。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须按规定时间,通过高考网上报名系统(网址:),首先注册系统账号,凭注册账号登录系统,考生填写报名信息前请认真阅读报名须知、考生诚信承诺书,然后按要求如实填写报名基础信息,报考艺术体育类专业的考生还需完成艺术体育类专业报名。填写完报名信息后进行照片采集、信息核对并签字,考生对所填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考生基础信息由考生本人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写。所有考生报名时填写的个人隐私信息必须与本人居民身份证上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一致,户籍信息须与本人户口簿登记信息一致,学籍、实际就读等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信息填报完毕后,考生应仔细核对本人姓名、民族、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址、城乡户籍属性、毕业学校、应往届及考试类型、报考科目、专业类别等报名信息。考生应对本人报名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因填报信息不真实、不准确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考生填完报名信息后,在报名时间内,点击页面报名页面右上方“网上缴费”进入考生缴费界面,按照系统提示完成网上支付。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完成网上缴费,逾期将视为自动放弃高考报名资格。

  考生在网上缴费前,可自行修改报名信息并重新签字确认,缴费完成后,报名信息将锁定,考生无法修改。因特殊情况确需修改的,可向报名点或县(市、区)招提出书面申请,经招逐级审核同意后方可修改,并重新签字确认。

  考生注册绑定的手机号,在后期需要变动,考生能自行经过仔细修改注册信息进行变更。

  建议使用后置摄像头,由他人协助拍照,确保适度光照,选择纯色背景,使上半身全部处于镜头中、保持头部居中、双手下垂、不耸肩,双眼正视镜头、镜头与头部齐平,颈部和头部露出。

  考生应确保姿势正确,勿侧身、斜身、躺拍、歪头,且双手不得放在头颈或胸部位置。应避免穿睡衣、吊带等过于休闲的服饰,不着奇装异服,避免身体(需注意适度与合规性);不背斜挎包、背包等,不配戴头巾、围脖、帽子、头部大发卡等装饰物;如披发应保持左右两边头发均匀放置,确保头发不遮挡眼睛及脸部,避免侧边扎发、编发、盘发;如佩戴眼镜,应确保镜片不反光;需确保头部背景不为黑色、头像清晰不模糊,无脏污。勿在车上、商场、休闲娱乐场所、建筑施工工地等人员较多、环境杂乱的场所进行拍摄。

  返回报名信息界面,检查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等个人隐私信息是否准确。若有误,请立即修改,然后再次进行核验。三次人脸核验不通过的考生,请携带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等证明材料到所在报名点进行人工审核并采集照片。审核通过后,在考生报名截止前完成缴费。以下特殊情况也需要考生携带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等证明材料到所在报名点进行人工审核:最近新办理的身份证或最近修改过姓名,并且核验不通过的考生;使用居民身份证以外其他证件(如香港、澳门特区护照)报名的考生。

  从2025年起,我省民族地区加分资格条件要求“三统一”,即享受民族地区加分的考生资格条件须符合高中阶段在实施区域内具有连续三年完整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学籍与实际就读中学应一致。如户籍所在地与学籍和实际就读地加分分值不同,按就低原则加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不能享受民族地区加分。详询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招。

  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我省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共68个县、市、区);地方专项和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我省民族地区、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革命老区、艰苦边远地区(共119个县、市、区),实施范围县内满足相应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国家专项计划报考条件为:申请考生具有我省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符合我省当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地方专项和高校专项计划报考条件为:申请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我省当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省级公费师范生。省级师范生公费定向培养工作的实施范围为143个县(市、区)。凡正住户口在实施范围县且连续3年以上户籍(截止报考当年9月1日)、符合我省当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当年普通高考的考生在报考本县(市、区)公费师范生时优先录取。生源不足时逐步扩大至全省生源,根据考生报考服务地志愿择优录取。

  乡村振兴专项计划。乡村振兴专项计划的实施范围为88个脱贫县。报考条件为:凡正住户口在88个脱贫县且连续3年以上户籍,符合我省当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当年普通高考的考生,均可报考。如生源不足时,全省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

  地方优师专项计划。我省地方优师专项计划实施范围为68个县(市、区)(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报考条件为:凡正住户口在地方优师专项实施范围县(市、区)且连续3年以上户籍,符合我省当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当年普通高考的考生报考本县(市、区)地方优师专项时优先录取。生源不足时逐步扩大至全省生源,根据考生报考服务地志愿择优录取。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计划。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计划2025年的实施区域为: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及盐边县、马边县、峨边县、乐山市金口河区、宝兴县、汉源县、石棉县、荥经县,共56个县(市、区)。报考条件为:在实施区域内具有高中阶段三年完整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与民族地区加分资格条件一致。

  少数民族预科班。我省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分三种类型:部委属及外省属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省属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和一类模式预科。部委属高校和外省属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对象为当年参加普通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省属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只招收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考生须具有连续三年以上当地正式户籍;一类模式预科只招收参加一类模式高考的高中(中专)毕业生。

  所有拟享受民族地区加分和拟报考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省级公费师范生、地方优师计划、乡村振兴计划、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计划、省属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的考生,均须考生本人在我省普通高考网上报名阶段进行主动申报。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申报的考生视为自愿放弃,责任由考生自负。拟报考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考生,高考报名时不用申报,志愿填报结束后,由报名所在地县(市、区)招考委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审核。

  高考报名结束后,拟申请在普通高考中提供较为合理便利的残疾考生应向报名所在地县(市、区)招主动提出申请,县(市、区)招受理残疾考生提出的申请后,应按照省招考委、省残联《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的通知》(川招考委〔2017〕49号)的要求,组织成立由招、残联、卫生等有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的专家组,对申报残疾考生身份及残疾情况做审核和现场确认,结合残疾考生的残疾程度、提出的合理便利申请以及本地考试组织条件等因素做综合评估,于2025年3月21日前形成书面评估报告,并于3月29日前逐级报送省教育考试院。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县(市、区)专家组评估意见,形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残疾考生申请结果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并于4月15日前通过市、县两级招逐级送达残疾考生。对《告知书》内容有异议的残疾考生可依规定的受理时限,逐级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所有考生均应参加身体健康情况检查(以下简称体检),按要求如实填写本人的既往病史。考生因身体等特殊原因,无法参加特定项目检查时,须出具体检医院相应材料。

  体检工作由县(市、区)招和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实施。主检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须按国家和我省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对考生身体健康情况作出相应的、规范准确的体检结论,并对其真实性负责。非招指定的医疗单位为考生提供的体检材料,一律无效。各地体检工作安排在2025年3月1日起进行,4月30日前完成。2025年5月底起,考生登录本市(州)网站,查询本人体检信息。

  ▷ 省总工会决定继续实施“求学圆梦行动”,向全省21个市(州)总工会开展“求学圆梦行动”一线职工学历与能力提升工作进行专项资金扶持。对合乎条件并通过审核的一线元的标准做补助,暂计划共补助4000名。

  ▷对保护视力有好处的营养的东西包括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钙、铬、铁、磷等。合理摄入这些营养的东西对预防和缓解近视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