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太银,住在海东市合作土族自治县台子乡下台一村,自家的地里种着小麦、油菜、马铃薯,和“庄稼”打了半辈子交道,前些年又种起了露地蔬菜,2023年,咱们村发生了许多快乐事儿,我也享用到了实惠,咱们伙儿快乐,决议接近新年的时分杀年猪庆祝。
12月26日这天一大早,我就和街坊安排着一同杀年猪,巷道里吆喝声此伏彼起,繁忙又愉快。
本年家里的年猪长得好,有180斤重,看出来妻子很快乐,她用两口大锅一同烧热水,整个宅院热火朝天。
这一年,咱们下台一村村“两委”组成的农机服务队正式步入正轨,村团体流通的20公顷土地连片栽培马铃薯也大获丰盈,村团体经济收入多起来了,咱们伙儿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曾经可不是这样,咱们下台一村接近合作县城,乡民一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途径单一,以至于许多乡民顾不上种田、家里没有劳动力种不了地,既要外出务工又要操心家里的土地,劳心费神。
好在2021年新一届村“两委”就任后想办法、出实招,为村里的经济发展谋到了出路。
我记住其时村党支部书记刘应理和村主任王玉明招集咱们开会,会上说:“台子乡的‘65洋芋’(马铃薯种类)一向是合作县的洋芋招牌,农机服务队连片栽培20公顷马铃薯,能让大众保收,还能为团体经济创收……”
没过多久,村里举行乡民大会,村主任和村书记还亲身挨家挨户上门跟咱们征求意见、签同意书。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农机服务队谁来牵头?这些专业机器由谁来开?第一步就难在了“技术人才”上。
记住其时村书记刘应理和村主任王玉明来到我家,说让我当服务队司机时的场景。
“老张,你种庄稼有经历,到农机服务队当司机,再把你种菜卖菜的聪明劲儿使出来,兼个管帐,怎么样?”
王主任这么说的时分,我心里盘算着:“自己村有了耕耘机器自己说了算,不求人,还能在家门口赚钱,一箭双雕,功德啊。”
很快,村里的“精干人”都被村干部叫了个遍,这个出资92万元的“农机服务队”顺畅建立,农机服务队队长、管帐、村社社长、司机合计12位乡民组成,簇新的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打捆机一台台驶进村子,我看着就乐呵。
庄稼人种田不容易,有个机器能轻松许多,从前种田收割都需求雇外地的机器,每亩地少则80元,多则150元,自从村里建立了农机服务队,价格折半,种田本钱降低了一大半。
现在,咱们村的耕耘需求基本能满意,还接到了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的“订单”,开着新机器,看着村里的庄稼一亩亩收割完,心里别提多快乐了。
我是农机服务队管帐,我知道2023年下台一村农机服务队纯收入达15万元,这是从前整个村团体经济加起来都抵不上的好收入,这样史无前例的“好收成”,让全村人都得到了实惠。
曾经村里那9.3公顷无人播种的土地种上了马铃薯,光流通费就有12万元分发到乡民手中,全村1200多人次参加农机服务队务工,合计发放薪酬25万元左右,而我个人光在农机服务队就挣了2万多元。
咱们村那些长时间外出务工的乡民也说,将土地流通给农机服务队栽培,帮他们解了围、纾了困。
2023年村“两委”还想着为全村人谋福利,代缴了全村476户1806人的水费和卫生费,那条村里通往田间的沙路也补葺好了。
水费卫生费尽管都是小钱,但事事关心咱们老百姓的日常日子,小事虽小,都很暖心,咱们都很快乐,还有那条沙路,路况一向欠好,骑着车子底子走不了,有一年还把一个乡民摔伤了,早修好早省心,乡民们纷繁点赞。
想当初,村干部们提出的“保收”和“创收”的方针现在真的完成了,效果众所周知,效果咱们同享。
前几天村上开会,说2024年农机服务队还要再多置办几台机器,接受更多的事务,我想着持续当司机、当管帐,到时分,咱们下台一村会一天比一天兴隆,咱们伙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兴旺,村庄复兴路上,咱们还需求一茬接着一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