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是习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习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怎么样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习这一论述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意义重大。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雷晓康教授在本次专题教学中重点阐述了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具体思路和重点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新时代的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必须统筹规划、一体推进、融合发展。千河镇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可通过底店、冯家咀、魏家崖等村土地资源优势,承接对发展空间需求大的制造业、物流仓储业等,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结合靠近市区的便利条件,可以发展观光农业、采摘园等都市农业项目,既可以直接销售农产品,又能通过旅游服务获得额外收入。同时完善道路交互与通行设施,加强与城市交通网络的连接,完善补充公交线路、改善道路状况,方便城镇和乡村居民出行和物资运输。
“千万工程”以三大革命(污水、垃圾、厕所)为切入点,全面实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整治乡村环境“脏乱差”。在观看《千万工程》纪录片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们因地制宜,保护自然环境,发展产业,从而走上了致富路,真正的完成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千河镇距离主城区近,交通相对便捷,我们将持续以“四镇”(生态立镇、农业稳镇、工业强镇、产业兴镇)建设为抓手,更好统筹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围绕生态旅游持续擦亮产东民俗休闲一条街、杨家沟搅团宴等招牌,让旅游产业成为千河重要的经济增量。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产业,持续优化田胥崖大葱、三星艾草、千河黑猪肉、肖村羊肚菌种养殖,开发特色餐饮,通过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享受旅游发展红利,实现增收致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红在专题教学中提到,礼泉县袁家村年均吸纳游客660余万人次,2023年村集体收入累计20亿元。袁家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是走好了乡村振兴五个具体路径,这其中产业振兴是基础,人才振兴是关键,文化振兴是核心,组织振兴是重点,生态振兴是保障,袁家村的成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必须结合千河实际选择性吸收,在具体落实上,一是要持续壮大“三类”经济,不断巩固“大道沿线园区带”“两塬吨粮田”“环湖旅游示范带”三大系统板块。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城市人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同时也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打造美丽宜居和美乡村。五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