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师梁玉婷:给“湿地花城”锦上添彩

发布时间: 2024-03-20 22:44:39 来源: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3月7日上午,春阳温暖。梁玉婷身着“白大褂”、手戴乳胶手套,正坐在一排花盆前面莳花。

  她先把土配好装盆,然后将一枚枚小洋葱头似的种球种进盆内,插上标签,再浇足水。

  本年40岁的梁玉婷是市园林科学研讨院园林景象研讨所工程师。她研讨的首要方向是鸢尾新种类培养与园林使用。

  7年来,她共向世界鸢尾协会登录了35个武汉鸢尾新种类,其间24个已获得世界登录证书,相当于拿到了“世界身份证”。

  在单位院内,梁玉婷种了三处鸢尾实验田:一处种湿生鸢尾,一处种陆生鸢尾,一处种中生(即半干半湿)鸢尾。

  3月7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湿生鸢尾实验田看到,这里有124个注满水的小水池,长满绿莹莹的鸢尾苗,远看好像一块巨幅绿毯。

  梁玉婷蹲在池边,正在调查鸢尾苗长势。她说,这些都是从国外引入的“路易斯安娜”系列湿生鸢尾,以及杂交培养的它们的子孙,共有50多个种类。

  这个系列的鸢尾四季常绿、花大色艳,每年春夏之交开花时花团簇拥,引来不少市民隔着围栏欣赏。

  记者又随梁玉婷来到一座实验大棚,只见棚里种着许多陆生鸢尾盆栽。其间两盆鸢尾正在开花,一盆花朵为蓝色,一盆为枣红色。

  她说,这两盆都是网脉鸢尾,原产于高加索等区域。鸢尾大多春天开花,而网脉鸢尾在新年开花。假如调控一下花期,可彻底提前到隆冬开花。既合适武汉冬季街头造景,也合适家庭培养欣赏。

  记者了解到,全球现有鸢尾园艺种类7万多个,大部分为外国培养。我国鸢尾育种科研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杰出。在这一范畴,园林科研人能大显神通。

  现在,该院搜集培养的国内外鸢尾种类有200多个,为培养鸢尾新种类供给了充沛的资源保证。

  开端,她研讨的方向是乔木花卉红花玉兰。她仔细、谨慎的工作态度,给搭档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7年春,单位领导把她带到湿生鸢尾实验田边,指着一大片疯长的系列小苗说:“这些‘路易斯安娜’系列鸢尾开的花很美,要是荒了就惋惜了。你接不接?”梁玉婷点点头说:“交给我吧!”

  其时,梁玉婷是个“鸢尾小白”,在辨识花蕊时,就闹了个笑话:怎样也找不到雌蕊。查阅材料方知,鸢尾花雌蕊都变成了花瓣状,很难发现。

  找到雌蕊后,梁玉婷做了200多组授粉实验。但是,让她大跌眼镜的是,到了秋天,只是收成了5枚果实。梁玉婷自嘲说,其时自己底子不知道这些鸢尾在哪个时间段才是最佳授粉机遇。有些花朵看上去花粉许多,其实没有生机,授粉后无法成果。并且这5枚果实春天种下去后,苦等3个月仍不见发芽。前功尽弃,她的心情跌至谷底。

  2019年秋天,梁玉婷又收成了一批果实。她另辟蹊径,从果实中取出种子,阴干后当即耕种。没想到,一到冬季就开端发芽。到了次年4月,大部分种子都发了芽。这个立异之举,她一向沿用至今,育苗功率大大提高。

  到现在,梁玉婷杂交培养出了35个武汉鸢尾新种类,其间24个已拿到世界登录证书。

  其间,用“路易斯安娜”系列培养的湿生新种类“紫色歌者”花大色艳斑纹美,还能忍耐40℃的高温文-10℃的低温。用德国鸢尾系列培养出的陆生新种类“表白气球”开花多、花朵大、耐干旱,还有必定的耐涝性,合适武汉露天栽种。

  “世界湿地城市”武汉有着丰厚的湿地资源禀赋,湿地面积超越16万公顷,占市域面积的近五分之一。

  2021年,在市园林和林业局及本单位支持下,梁玉婷将“湿生鸢尾与花境造景技能讨论研讨”确定为科研课题。

  这些野生鸢尾大多长在偏僻山区,先要引种驯化,然后才能与现有种类杂交培养新种类。梁玉婷屡次深化云南、四川、西藏、新疆、湖北等地的偏僻山区,收集野生鸢尾种子进行培养驯化。

  到现在,已收集野生鸢尾30多种,其间野生湿生鸢尾近10种,耐湿的、耐旱的、耐盐碱的、耐低温的都有,并且植株遍及较矮。

  本年,梁玉婷将尝试用这些野生湿生鸢尾做父母本,与现有湿生鸢尾种类杂交,培养新种类。

  她还引种培养了报春花科、蓼科的一些野生花卉,期望用这些野生鸢尾的户外“同伴”,与湿生鸢尾新种类组合,模仿自然环境营建园林花境景象。

  “期望自己培养出的湿生鸢尾新种类开放武汉湿地,为‘湿地花城’如虎添翼。”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