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简称《实施方案》),进一步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积极推动云南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
《实施方案》提出,用三年时间,建设1000多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对全省10000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整治提升。示范村建设按提升达标一批、重点新建一批、鼓励自建一批、引领带动一批4种方式推进。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实施方案》由4个部分所组成。明确从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省级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中选出600个进行提升完善;从“九湖”沿岸、赤水河流域及重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和风景名胜区周边、主干公路沿线、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村落、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择优选出500个进行新建;充分调动州市积极性,鼓励各个地区按“示范村”标准自主建设,经省级评价核验后认定100个;三年行动任务完成后,充分的发挥已建成示范村引领作用,带动积极性高的地区建设更多示范村。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将示范村连点成线条风景线及乡村旅游精品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区),推动乡村旅游蒸蒸日上。同时,将示范村以外的所有行政村列为“整治村”实施范围,优先以中心村、非流动人口100户以上且不拆并的自然村为重点,每年从中选择10000个左右的自然村进行整治,三年共整治30000个左右。
全面对标浙江“千万工程”,《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提出云南省建设任务。在持续深入推动村庄规划编制管理、农村建房规范管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绿美乡村建设等7项重点任务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通过实施三年行动,到2025年,全省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规划审批率达80%以上,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提高到78%左右(2022年全国平均水平73%),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率提高到60%以上(2022年全国中等水准31%),国家监管的77个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整治完成,“九湖”沿岸、赤水河流域及重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村庄的卫生厕所、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20000元以上(2022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比由2.78缩小到2.48(2022年全国城镇和乡村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45)。
@微昭通 域内铁粉群建设中,欢迎添加管理员微信号(wzhaotong),添加好友请备注县区市名称+姓名+联系电线),无完整备注不予验证通过,感谢支持,谢谢配合!
警告:即日起,“微昭通”微信公众号(wei-zhaotong)所推发图文信息,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媒体平台、自媒体账号等以任何形式自“微昭通”转载推送,一经发现,严肃追究。
原标题:《3年建设1000多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云南省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